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走基层 看发展】 共奏振兴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奋进!

©原创 2024-01-09 10:29 区融媒体中心 尹铮、潭东镇、潭口镇  阅读:3763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4年元旦假期,记者沿赣州蓉江新区生态大道前行,到乡村田园中探寻“诗和远方”。一路上,道路两旁花草掩映,幢幢村居错落有致,白墙黛瓦、竹篱隔断、文化石墙裙等景观引人注目,微风夹杂着清新的气息吹,让人倍感舒畅。

元旦期间,位于蓉江新区潭东镇迳背村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米花谷又迎来了一波游玩热潮。短暂的3天假期,不少市民游客选择与家人来一场近郊游,交通便利、老少皆宜的米花谷成为了不二选择。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农事农艺、玩转游乐设施、学习自然知识,更可以坐上“米花号”小火车欣赏田园风光,或乘上直升机俯瞰蓉江大地。

“元旦假期,我们接待了约1.1万人次游客。”米花谷市场经理赵建崇表示,自开业运营至今,米花谷热度不减,在某平台2023年度榜单上,米花谷获得了赣州景点热销榜第2名、赣州景点收藏榜第3名的亮眼成绩。许多游客纷纷点赞留言“景色很好”“项目很多”“还会再来”。

米花谷在发挥聚拢人气作用的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和周边村集体经济走上致富增收的道路,这对于迳背村脱贫户赖雅飞来说深有感触。他原是蓉江新区区外某公司的一名流水线工人,去年4月,他回到村里,并在村委会帮助下入职米花谷,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家乡环境变化很大,村子人气也旺了。如今自己在家门口就有班上,方便又舒心。”赖雅飞笑着说。不仅如此,迳背村村委会通过向米花谷出租土地、提供农产品和项目服务等业务,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周边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在米花谷务工、销售特色农副产品、开办农家乐和民宿等,实现每人每月增收2400元以上。

向南而行,距离米花谷约4公里处的省重点项目、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峰韵龙井文旅项目正破土而生。项目建筑“纸飞机”成型、“凤尾蝶”展翅……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壮大新区文旅产业,擦亮乡村特色文旅品牌,助推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蓉江新区广袤大地上,一幅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宏大蓝图正变为现实,一条围绕乡村振兴加速上行的“幸福曲线”愈发清晰。

“文旅融合”促振兴,“内外皆修”更怡人。驶离主干道,转入蜿蜒的村道,从一个村辗转到另一个村,时不时能看见村民在村文化广场上活动,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乡村全面振兴,最直观的变化在哪里?”“是环境卫生整洁了,是村容村貌变美了,是家风民风淳朴了,是村民脸上笑容变多了。”潭口镇人居环境整治办蔡康生回答道。

2023年以来,潭口镇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抓手,村庄基础设施水平和整体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提升。截至目前,全镇清理乱堆放2481处、卫生死角865处、建筑垃圾138处,清理河道268公里、拆除违章搭建18处。在潭口镇坳上村法治广场,不久前的一场“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还历历在目。没有会议桌,不设宣讲台,十余名村民围坐在大榕树下,认真聆听“移风易俗”主题宣讲。该村党总支书记黄朝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引导村民抵制婚丧陋习、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

“通过移风易俗活动,我们村里的变化还是挺大的。以前村里嫁女儿都会攀比,现在大家明白了高彩礼的危害,很多嫁女儿的家庭在这方面都自律多了。”村民黄惠民说道。

潭口镇开展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62次,累计参与人次达到1650余人,基本覆盖镇内村组,将文明新风吹进每个家庭,一幅清新美丽、和谐文明的乡村画卷徐徐铺展。

记者手记

春光在前,乘风启航。2023年,蓉江新区各村在脚踏实地的探索与接续奋斗中,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一步步成为现实,广大村民群众朝气蓬勃、昂首阔步行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处处充满着活力与激情,处处是“大丰收”的美好场景!

209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