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用面团捏的吗?这条龙好威武霸气”“这个龙凤呈祥也很逼真,老师好厉害”......12月17日下午,狮子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热闹非凡,桌面上“鱼跃龙门”和“龙凤呈祥”两个主题的面塑作品让孩子们连连发出惊叹。
为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12月17日下午,高校园区工作组文教科邀请“宁都面塑”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龚锦华老师来到狮子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宁都面塑手工制作技艺公开课,社区近20位孩子及家长现场参与活动,体验面塑技艺,感受非遗文化。
“平时我们的面团能蒸各种各样的馒头,能做面条美食,但通过我们的双手,它还能成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课堂上,龚锦华老师先是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文化课”,详细介绍了“宁都面塑”所传承的文化内涵,从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和作品展示等多个方面让孩子们了解“宁都面塑”、爱上“宁都面塑”。
实践过程中,孩子们认真听着老师的要点讲解,并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通过捏、搓、揉、掀等动作塑造着“兔子”的各个部位。伴随着欢声笑语,一只只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兔子面塑作品很快便在孩子们的手中“活”了起来。
“孩子们都很喜欢,利用周末的时间既可以学习非遗传统文化知识,又能在面塑技艺体验中玩得开心。”活动现场欢快的氛围也感染了一起参加活动的“童伴妈妈”伍青青。
历时一个半小时,“宁都面塑”非遗技艺实践终到尾声,孩子们在沉浸式学习中感受到了面塑非遗的无穷魅力,种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
“我们现在正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将非遗技艺文化作为青少年文明实践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尝试和探索的方向,希望能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非遗、传承非遗,通过寓学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快乐成长。”高校园区工作组文教科负责人谢腾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