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赣州蓉江新区发布2023年度“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最美军嫂”。其中,廖鹏被选树为“最美退役军人”。
(右一是廖鹏)
廖鹏从小就向往军营并对英雄心怀崇敬。1997年12月,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入伍,成为首批大专生义务兵。入伍第二年,他就以优异的表现被评为“优秀士兵”,并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2000年12月,光荣退伍的廖鹏回到坪市中学任教,次年9月调至潭口中学工作。从军营到讲台,从军人转变为人民教师,他始终怀抱着对家国的深厚情感。
在教育一线扎根20多年,廖鹏勤奋敬业,踏实肯干,先后担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政教处副主任、主任、教务处主任。2006年,他被评为“赣州市优秀教师”。
受老师黎隆常——江西省第二批援疆干部人才的影响,廖鹏的内心萌生出到祖国边疆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想法。他关注西部省市特别是新疆的教育发展情况,时刻准备奔赴边远山区。最终在2020年3月,他告别亲人,带着组织的嘱托和期望,带着对援疆岁月的期待与憧憬,奔向万里之遥的新疆,来到克州江西实验中学(阿克陶县雪松中学)。
初到阿克陶县,面对自然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剧烈变化,廖鹏一时难以适应,更不用说对亲人的浓浓思念。“尽管有诸多困难,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和老兵,肩负的使命让我不容懈怠。”廖鹏说。
为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廖鹏走进学生的方方面面。他将每个学生知识知识掌握情况做好记录,并由此调整教学进度。他对学生亲切关怀,当得知少数学生有时吃不饱,他就自己买来牛奶、面包和方便面送到学生宿舍。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悉心指导和关心下,当年他教学班级的期末成绩平均分就有了显著的提升。
教育援疆,“传、帮、带”是关键。雪松中学的化学教师大多是入职不久的年轻教师,年富力强但缺乏教育教学经验。
廖鹏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主动邀请教师们随堂听课,每学期为全校教师上一堂示范课。在学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帮扶中,他主动请缨,担任三个年轻教师的“师傅”。每每有学科竞赛,廖鹏就与他们一起磨课,在取得了优异成绩的同时实现了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快速成长。
在廖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该校学科组教师教学水平明显提升,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长足发展培养了后备力量。
援疆三年,廖鹏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了不平凡的风采,彰显了当代退役军人和教育援疆人的担当和使命。他连续三年被评为新疆阿克陶县“优秀教师”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优秀援疆教师”,2021年江西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优秀党务工作者”,2022年江西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优秀党员”,2023年4月被中共克州党委、州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援疆干部”。
三年的援疆工作虽已结束,但廖鹏的坚定信念和对阿克陶县雪松中学孩子们的关心让他无法放心离开。
今年,廖鹏入选为江西省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3月,他再次踏上援疆征程,回到熟悉的阿克陶县。与老师的重逢,让雪松中学的孩子们感动落泪。廖鹏的故事还在书写,当代退役军人的“援疆赞歌”还在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