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桥”见赣南|太平桥

2024-06-17 21:50 龙南市文联    阅读:4289 

江西省龙南市杨村镇是一个风情浓郁的客家古镇,因毗邻广东省连平县,被称为“赣粤边际第一镇”。杨村古称“太平堡”,是龙南古时候八堡中第一大堡,因当地比较动荡,民间有“冇功夫不敢上太平、太平堡太平、天下太平”的说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桥,就位于杨村镇街道北面太平江上。

神奇的建桥历史

“水口岭隔岚岭嶂,太平桥跨太平江。”太平江为南北流向,路东是“水口岭”,路西是杨村镇最高峰“北嶂山”,太平桥正好置于两山夹峙的水口之间。太平桥有古今两座,古桥即上桥,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在现桥的上游百余米处,如今仅存蚀空斑驳的桥址。下桥就是现在的太平桥,主体桥身完好。

据史料记载:明正德元年,粤赣边境有支农民起义队伍,以池大鬓、池大升为首领,驻营于距杨村约四十华里的浰头(今广东省和平县浰源乡)。在其影响下,太平堡境内也有小股农民起义事发,在龙南各处迂回活动。后来两支部队合并,扩大到五千余人,常夹攻信丰、安远、龙南等地。官军进剿多次,终难扑灭。正德十二年三月,朝廷任命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阳明为南赣巡抚,坐镇龙南等地指挥进剿,次年正月连破上中下三浰。为纪念“剿匪胜利”,王阳明将流经杨村盆地的杨村河主流改为“太平江”,继而在太平江水口处建太平桥。“太平者,以示天下之升平也”这是太平古桥的由来。据当地村民介绍,清乾隆年间的一次山洪将古桥冲垮。

上桥冲毁后,两岸乡民深感不便,一直谋划重建太平桥以昭示后人。对于太平桥为什么要迁往下游重建,村民都说:“缘于‘水中神牛’”。原来,在古桥下游十余米处的江中,有一块巨大的奇石,形同卧伏的水牛,传说它能随着洪水涨落而浮沉,夜间还会到连平县的上坪寻食,乡民视为神牛。

后来广东一位风水先生路过车田,听了神牛的事后揶揄道:“牛要在栏内,怎可在栏外?神牛在桥下,必往外地爬,神牛在桥上,保得太平旺。”乡民听信了风水先生的话,几经酝酿,在清朝嘉庆元年,以族正赖懋杰为督理,广为集资,在石水牛下游100余米处重建了太平桥。据说,为使石牛温驯下来,还精凿细雕了一只石牛牯为这只石水牛配对,这只牛牯至今仍放置在杨村镇车田村老围门口。

精湛的建桥技艺

重建的太平桥为三墩三孔六拱重叠组合的石廊桥,桥廊一体,集亭、台、楼、阁于一身。桥体分砖木、砖石上下两层,全长50米,面宽3.99米,桥面以上部分通高8.39米,桥面以下至水面约7米,水下部分约1.5米,通身高约18米。桥面以下两孔三墩,以精磨花岗石为料,桐油、石灰为浆,精工砌筑而成。拱跨分别为11.9米和12.9米,拱高6.2米。两边桥墩上方靠岸处各有护桥墩,将上流的江水引入两孔之中。中心桥墩迎水面凸出5米是上翘的尖状脊头,形似船头,中轴向上斜伸,尖端高翘,水流往两孔顺流而下。高高昂起的脊首宛如客家人开启的大船迎风破浪,逆水行舟,很有气势。

上层桥拱为砖木结构,覆盖小青瓦,青砖砌成。地面为龟背状,有条石路。桥中央建有一座精美的砖木结构、长12.2米的客家府第式四通廊屋,两侧的承重山墙开设一对旱拱,拱长8.4米,高8米,屋顶四周封火山墙三阶错落,飞檐翘角,昂首天穹。廊屋中央环形天花板上原雕刻着精美图案,廊亭两边辅以一尺见高的砖石护栏,资以行人览胜和憩息。桥身前后是典型的客家牌楼,门罩简洁大方,门拱跨2米,高3.1米,墙厚1米,过道两边斑驳的砖墙见证了廊桥的百年风雨,门坊内赖懋杰手书“太平桥”三字,行楷字体,刚劲有力。廊桥飞架南北,横跨一江两岸,桥的上层旱拱落于下层两拱顶之上,桥面上的拱圈带水中的小拱圈,拱上加拱。远眺太平桥,桥身就像一个横写的“一”字,而三拱叠加连成一个“品”字,真可谓“一品当朝”,势若长虹,蔚为壮观。

杨村圩镇是一较平缓的山谷盆地,人口密集,群山环绕,一到雨季,山间洪水全部汇入太平江,太平江蜿蜒杨村盆地流经水口后,是狭长的一段深谷水道 ,汇聚的洪水难以分泄,地势低洼、紧邻水口的车田、坪上等几百户人家每年都饱受洪涝灾害。2019年6月10日,杨村突发特大暴雨,河水淹没太平桥桥身,桥体被掏空仍屹立不倒,人们赞誉太平桥为“桥坚强”。

壮美的千古廊桥

太平桥建筑设计科学合理,桥墩和廊屋架构均符合现代力学原理,受力均匀,为研究桥梁建造方式和桥梁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桥廊结合的设计又别具一格,似廊似桥,似亭似桥,是桥梁与房屋的珠联璧合之作。太平桥还是一座美观又实用的“风雨廊桥”,整体结构严谨,特别富有客家民居建筑韵味,在整个赣南乃至客家地区都堪称一绝,体现了客家先辈精湛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是客家人聪明智慧的结晶。

太平桥的建成,不仅给过往行人留下了方便,也为杨村增添了一处胜景,凭借其动听的传说和壮美的雄姿闻名遐迩,吸引了不少港、澳、台及外国游客考察和瞻仰。1983年太平桥被列为龙南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列为全国百大新发现,被《世界桥梁大观》收录,2013年破格获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4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